尼罗的耽美文看了蛮多,但我最喜欢的还是《恶徒》,还是杀人如草芥的美人顾云章。
她的小说三巨头(《义父》、《恶徒》和《残酷罗曼史》)里,恶徒我是看了三四遍的,其他两本,只看了寥寥数页,只是我实在爱不上这两本书的调调。
《义父》我就不提了,看的太少没啥可提的。
《残酷罗曼史》实在是让我有点倒胃口,我本人虽然不是非要求纯粹的1v1,但是这吃了春药就被自己的属下强奸了,实在有点让我不舒服,何司令再漂亮,他身边人也不能全是gay啊,全都爱的他死去活来,想搞他吧。何司令是个男人啊。
据说这很戳一些人的点,恐怕也很戳作者的点,但戳不到我的点。及至看到小虎活不见人,死不见尸,我就把这本书暂时放弃了。这是很明显的伏笔,明显的让我觉得千篇一律,腐朽老旧的感觉。我倒愿意看何司令被强暴之后,然后一枪打碎小虎的脑袋。多么爽快,多么快意恩仇,也很能表现司令的冷酷无情,杀人不眨眼。
干净!利落!舒适至极!
《小鹿》《民国遗事1931》这里面都有囚禁,尤其是《民国遗事1931》里暗无天日的囚禁强暴,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
荣祥不过25的年纪,被最亲近的人毒哑了,关小黑屋强暴,都这样了还不想离开小孟,我的天,我受不了这样的男人,没有活泼的、积极的求生精神,当然,更没有自立自强的能力。我觉得这样的男人不算什么男人,自然,也就不得我的心意。
另外作者明显是想给他一个前半生聪明绝顶,后面落寞不已的对比。但其实作者前面写的不够深刻,我光看前面,也没看出荣祥有啥过人之处,挺懦弱没有主见的一个人,而且不懂得待人带兵。
频繁的小黑屋,默片一样的强暴看得我心力交瘁,直接跳到大结局。看到小孟抱着荣祥安静的睡了,也觉得终于看完了,轻松了。
荣祥的角色塑造不够深刻,而且我实在是不懂了,20多岁的大小伙子,能接受每天被把自己毒哑的人的强暴,也不愿意摆脱这种生活。
这不是个男人的作为,不对,这不是个人的作为。
其实可能我主要还是有点心理洁癖,在我的心里,每一本小说,都会有我自己搭配喜爱的1v1主角,这本书就是傅靖远×荣祥,再看到荣祥每天被别的人强暴,还是把他毒哑了的人,他还每天不想着逃跑,就想着摆脱强暴,还又离不开小孟,真的让我反胃了。
《小鹿》写的还是小黑屋,有点千篇一律了哈,可能关小黑屋比较戳作者的点。
不过这次关小黑屋比较温和,也不恶心人,没有强暴,算是一个温和的小黑屋了。
程世藤把小鹿的蛋踢坏了,看到小鹿从日本回来变了一个人以后,我就不想看了。
从本质上讲,比起这些诡异迷乱、潮湿阴暗、复杂诡秘、多变的剧情,我更喜欢爽利痛快的小说,有恩报恩,有仇报仇,有爱去爱,有恨就去手起刀落,白刀子进红刀子出,多么爽利!
程世藤把小鹿的命根子踢坏了,这是为了剧情走的,就算不是命根子的事,作者也会写别的事情遭遇让小鹿性情大变。
但我看着他把小鹿踢坏了导致一切走向无可挽回,我就很难以接受,难以容忍。就这么简单?就这么戏剧化?剧情就这么走向这条复杂多变、无可挽回的道路了?
我知道他们未来还会遇到很多事,还会经历太多太多,但我看见作者写他把小鹿的蛋踢坏了,导致一切走向不可挽回,或者一切走向作者的既定道路,我就难以忍受。
我看不下去了,我直接去看了结局。幸好结局是我理想的1v1,依旧是程世藤×小鹿,这使我感到一点安慰。
《花花世界》里,受的形象不再是有点卖屁股的弱受形象,而是顶天立地的高大男人,这非常戳我的点。
不过还是剧情还是过于复杂诡异了,不是我心上的月光。我面对这些复杂的、多变的、甚至是戏剧化的剧情,他们两人相爱相杀的生命,全是难以接受的。
这是一场大戏,但我觉得,不应该让两个明明最相爱的去演这一场相杀。既然爱,既然明明能好好说话,何不宽容待了对方。
《紫金堂》写的挺好,也不过分复杂潮湿黏腻,不过我既然喜欢男子汉一样的男人,有着自己的能力和实力的主角,我对金三的感情自然就不会浓郁。
他是个卖屁股的小白脸,他一生最幸运的就是生的貌美如花、俊美非凡。男人爱他,女人也爱他。
扯得太远了,我还是说说我最喜欢的小说《恶徒》
这里面,我认为的官配是葛啸东×顾云章,而不是陆子霖×顾云章,哈哈,对不起温柔的老陆啦。
其实从行文中也能看出来,作者对葛啸东是很下了功夫的,对他两人的身份以及后面的发展,全都是下了心血的。
葛顾二人的身份就非常戳我的点,一开始是团座收养了个貌美的小乞丐,及至这个小玩意儿跑了,凭着心狠手辣、杀人如麻,竟然打出了一番大事业,大天地。
两人再见面,原先的身份竟然大变样儿,都成了师长。再也不是原来那天绕之别、云泥之差。
这本小说里很戳我的一个点就是,顾云章曾经是悍不畏死的著名抗日将领。
作者很少写抗日的主角,她写的更多的是汉奸、乱世发财的奸商、军阀、富贵少爷、很自我的、心里只有自己痛快日子的上流人士。
顾云章这个流浪的乞儿,从没得到过国家一丝一毫的关爱,却为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坚持,在热河人不人鬼不鬼地与关东军打仗。有叛逃的、有牺牲的,一个师打的就剩下他一个人儿了,他在山上瘫坐着,几乎连枪都拿不起来了。
我这里摘下一些《恶徒》里的描写:
顾云章现在已然成为了满洲国中一个抗日的符号,符号即榜样,榜样即号召,号召即力量。
死掉的榜样将永远是榜样,而满洲国不需要这样的榜样!
所以要让他活,好好的活,让民众们看看,看看抗日英雄顾云章是怎样吃着满洲国的饭食,住着满洲国的房屋,领着满洲国的俸禄!
日本人要让顾云章这个榜样活着坍塌掉,变成废墟,变成历史,变成笑话!
政府的思想总是深邃连环的;可顾云章此刻依靠树桩坐在泥水里,心中唯有一片空荡。
他不悲伤,不恐惧,他是沮丧。
他此生唯一的伟大事业已然画上句点,他失败了。他生于泥涂,长于市井,臭名昭著,卑微如尘;只有这场战争让他一度感到了自己的不平凡——可终究还是失败了。
顾云章凭着最后力气举枪自杀,可命运在这时与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,枪里没有子弹了。
他被扑上来的日本兵压住,彻底晕了过去。
等他再醒来,就是在已经做了汉奸的兄弟怀里,周围都是日本兵。
顾云章被他这样摇晃吵闹了一顿,倒是慢慢睁开了眼睛。
他靠在赵兴武的怀里,放出目光望着前方的日本兵,心如明镜,面无表情。
他这几年为之出生入死的事业已经到此为止;又因为他在第一次自杀失败后不肯再死,所以终于没能做成名留青史的英雄。
他那曾经的浴血奋斗变成了不堪回首的往事。在今后的岁月里,他对于这一段历史永远保持了沉默。
而在世人的眼中,他先前作恶,后来降日;只有一类词形容他最合适——汉奸,叛徒!
我常常在想,要是他死在热河就好了,就死在这座山上,就以英雄的名义死去。
可惜作者太残忍了,她不让他死,她让他活着,为他准备了一场人生的大戏,而现在,才刚刚开始。
作者的思想很有深度,我对这一段描写也很有感触。
云章是个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的苦命孩子,他长得美,所以能被葛啸东收养,可也因长得美,才受了这么些非人的罪。
他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强惨,真的美,也真的强,更是真的惨。